奇蹟網編/發表於 2009 07/28, 19:27

人類的痛苦,追根究底,源自於「分裂意識」。只因我們將內心與生命根源的分裂恐懼,投射在自己身上以及外境之中,形成了自我分裂以及人際的對立。於是,身外的一切對我們都成了某種威脅,使我們不得不建立嚴密的自衛系統,偵測外界的風吹草動,根據舊有的經驗,加以詮釋評估,隨時應變。

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互動模式,它不斷提醒自己,我們是孤立而且脆弱的。我們眼看著自己不斷受傷,也不斷傷害別人﹔有時為自己的無能而憤怒,有時又為自己的無情而內咎。我們並不喜歡自己的形象與作為,卻常有身不由己的無奈。

《奇蹟課程》一再提醒我們,神聖與愛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質,但那好似一場遙遠的夢!因為我們每天張開眼睛,所見的總是他人的缺陷,人間的無情,疾病的威脅,而忘了這些原是我們內心陰暗面的投射。若要扭轉這一形態,我們必須當下認清,就是我現在的這個想法,使我失落了幸福與愛。我們大半輩子都在忙著改變他人或環境,經驗已經告訴我們,此路不通,我們必須另謀他途。

《奇蹟課程》的「另一條路」便是在弟兄身上學習去看生命的無罪本質:「把你的焦點由弟兄的罪上移開吧!你就會感到平安,平安來自於你相信人的無罪本
….你若老盯著他們的過錯,那些過錯便成了你自己的罪的見證。」

奇蹟讀書會為一群願意朝此方向努力的人,提供了一個操練的場所。我們雖懷有相同的目標,卻來自不同的背景,對團體有不同的期待,各自又懷著不同的創痛。這些相異處會勾起我們深隱的恐懼與憤怒,只因我們在他人身上所見的缺失,提醒了我們內在類似的陰影。

從來沒有妒忌經驗的人,不可能指著他人說:「啊哈,他在妒忌。」一個從不自衛的人也不可能說:「哼!他在推卸責任」或是「他在投射!」我們對別人的批判正反映出內在相似的經驗,我們急著想要糾正他人時,其實是想藉著解決他人的問題來平撫自己內在的自責或內咎。

結果,適得其反,我們愈注意他人的毛病或過錯,只會加深自己的難言之痛,而別人的抗議又會激起我們更強的攻擊心,而這一衝突無可避免地勾起我們受罰的恐懼,人間顯得更無情,世界更黑暗了。

因此,「信賴你的弟兄,是幫你建立信心的關鍵,相信你有能力克服對自己的疑懼以及缺乏自信。」讀書會的弟兄姊妹給予我們一個機會,學習把眼光超越對方的言詞,表情或舉動之上,認出那原是求助的呼籲,等待著我們的寬恕。畢竟寬恕萍水相逢的朋友比寬恕耳鬢廝磨的親人容易一點,這是很好的起步。

其實我們本來原是一個圓滿的生命,如今各自化為不同的形象來到彼此的生命中,就是為了幫助彼此看到自己內在的破裂,藉此反照而再度拾起治癒與重整的課程。

如果我們能效法天下父母心,試著把他人視為自己的骨肉時,我們待人的心態就可能全然不同了。當我眼見自己逐漸掉入自衛與攻擊的陷阱時,我有一個很笨的方法來轉變自己的意識,我試著把謾罵批評的朋友視為自己老吐酸水的胃,把抱怨不止的朋友當成自己的關節炎,把常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視為自己柔軟的心,把樂天助人的朋友視為自己的願。我們會如何去對待自己的胃、關節、心或願呢?不到最後關頭,我們豈會輕易地大動手術呢?

我一再呼籲,奇蹟讀書會不是為了討論深奧的靈修理論而設的,它是給學員一個操練「練習手冊」的場所,他人的奇蹟經驗提醒我們生命的美好真相,他人的挫折傷痛也揭開了自己需要治療的舊傷。願我們在每次的會晤裡再度攜手,一起踏上寬恕的歸家之路。

/ 若水   本文已收錄至《創造奇蹟的課程》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雀斑蘇菲亞 的頭像
    雀斑蘇菲亞

    雀斑蘇菲亞的奇蹟旅程

    雀斑蘇菲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